tdgytc@163.com
0794-7501999
电话: 0794-7501999
石先生:17770459823
邮箱: tdgytc@163.com
网址: www.tdgytc.com
地址: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陶瓷工业园
筒瓦:用于大型庙宇,宫殿,的窄瓦片,制作时为筒装,成坯为半,经烧制成瓦。一般以粘土为材料。
筒瓦为半圆筒形的瓦,由筒型陶坯对剖制成,覆盖在仰板瓦的交界处,构成筒瓦屋顶,靠近屋檐口的筒瓦为勾头(宋代称华头筒瓦),顶端粘挂有圆形瓦当。
中国宋代《营造法式》规定,筒瓦共有六个品种,自六寸至二寸五分。清代普通筒瓦宽自四寸五分至二寸五分,琉璃筒瓦宽自六寸五分至三寸。
筒瓦有罗锅筒瓦、花脊筒瓦等形式。
制造年代: 战国
材料: 陶
规格: 长90.2厘米,直径36厘米
唐代长安建筑用瓦。有大小数种。最大的宽23.5厘米,厚3.1厘米,唇长4厘米,较小的宽15.2厘米和13.4厘米不等。其中大多数经过磨光,呈漆黑色,少数则未经磨制,呈灰色。解放以来,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唐长安大明宫和青龙寺等遗址中多有发现。
覆盖屋顶的陶质建筑材料。呈半筒形,前端有凹凸的瓦舌。个别的筒瓦有瓦钉孔。器表饰较粗的绳纹。器内除素面外,往往有麻点纹、斜方格纹、菱形纹等纹饰。器体长度一般40多厘米,长的可达50厘米以上,直径为11厘米左右。一般为手制或模制,两侧有切割痕迹,舌部经陶轮旋转。整器不够规整,显得较粗糙。但火候高,相当坚硬。筒瓦为阳瓦,覆盖屋顶时,舌端朝上,相互叠扣。它与板瓦、瓦当相配,用于楚国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物上,大量发现于楚城遗址中,其流行时代大约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。